欧盟潇洒离场,美元爆发抛售潮,万亿国债无力偿还,鲍威尔踩刹车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7:42 点击次数:119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,其战略目标本是迫使全球经济体屈服于美国意志。然而,事与愿违,此举最终却反噬自身,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。这场贸易战究竟给美国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?
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,代价巨大,其根本目的并非单纯促进产业回流,而是基于针对中国的更深层次战略考量。这一战略的险恶之处在于,特朗普试图以关税为诱饵,胁迫盟友及伙伴国放弃中国市场,换取美国给予的关税豁免,最终达到在国际外交和经贸领域全面孤立中国的目的。然而事与愿违,欧盟的应对出乎意料,他们并未屈服于美国的压力。
特朗普政府曾试图通过加征关税,迫使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,然而,除印度外,全球各国对此均予以抵制,不愿卷入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。 就连美国的欧洲盟友也明确反对这一策略。4月22日,欧盟公开声明,美欧关税谈判与中欧关系毫不相干。尽管国际局势持续演变,欧盟对华政策依然保持稳定,不会与中国脱钩。欧盟委员会副发言人波德斯塔当天进一步强调,美欧贸易谈判与欧盟对华关系是两码事,两者之间不存在关联。
冯德莱恩近期转变了此前阻挠中欧贸易的强硬立场。她向媒体澄清,欧盟致力于降低对华经济依赖,而非寻求与中国经济全面脱钩。此番表态,正值特朗普政府积极鼓动盟友伙伴反华的大背景下,欧盟选择了一种巧妙的策略,既避免了与美国彻底决裂,又维护了自身利益。有欧盟内部人士指出,欧盟不会盲目亲近中国,但也清醒地认识到,若不善用自身市场优势与中国进行谈判,无疑是战略上的失误。
欧盟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美国成为欧盟最大出口市场,欧盟对美出口额高达5019亿欧元。同期,美国对欧盟出口额为3467亿欧元,若计入数字服务贸易,美欧贸易额大致平衡。这充分表明,欧盟并非天生惧怕与美国对抗,其对美贸易逆差并非关税战的决定性因素。 可见,随着欧盟国家逐渐认清形势,美国长期倚重的关税武器正逐渐失效。
欧盟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的谈判仍在艰难推进,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。欧盟并未将所有希望寄托于谈判成功,而是积极制定应对方案,防范谈判破裂导致贸易冲突升级。 为此,欧盟正在草拟一项针对输美商品的出口限制提案,以此作为对美国挑起贸易战的潜在反制措施。 欧盟的强硬立场激怒了特朗普,更雪上加霜的是,美元市场遭遇了猛烈的抛售压力。 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?
自今年一月下旬始,美元指数已累积下跌9%,创下三年新低,跌幅之剧实属罕见。这波美元抛售潮的异常规模,加剧了市场对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经济稳定性的疑虑。特朗普为应对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,曾多次施压美联储,意图削弱其独立性,此举引发市场担忧:他可能迫使美联储降息以刺激经济,然而此举却可能导致通胀失控,最终引发资本外逃,加速美元贬值。部分经济分析人士甚至预警,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美元信心崩塌的序幕。面对此严峻形势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出强烈警告。
据报道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美国贸易政策发出强烈警告,指出新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将美联储推向半个世纪未见的困境。此轮政策调整下,关税成本最终将转嫁至民众,加剧通胀压力。美国通胀持续攀升,美元遭遇抛售,巨额联邦债务问题日益严峻。当前美国联邦债务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20%,未来或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,甚至可能导致万亿国债偿付危机。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风险?
截至今年六月,美国将面临高达六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偿还压力。然而,预测数据显示,2025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预计不足五万亿美元,而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开支却高达七万亿美元,这预示着美国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扩大,只能依靠举债维持运转并偿还之前的债务。 专家指出,一旦美国国债市场失去吸引力,甚至遭遇大规模抛售,这六万亿美元的债务将面临无法偿还的风险,这将引发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。 在此关键时刻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选择采取紧缩货币政策,试图稳定局势。
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,力促降息以遏制美国通胀的攀升。然而,鲍威尔为了防止美元汇率暴跌引发市场恐慌,一直谨慎地控制降息节奏,竭力维护美元的稳定。鲍威尔的这一做法激怒了特朗普,此前曾多次公开表达对其去职的意愿。但22日,特朗普转变立场,表示没有解雇鲍威尔的计划,只是希望鲍威尔在降息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。这一转变表明,特朗普已充分认识到局势的严峻性,不得不暂缓对鲍威尔的压力,选择承受通胀进一步加剧的风险。